2016/3/26

【書】旅行外的選擇 - 《靜思的藝術》

文:陳昭賢



 上個星期,在等電梯的空檔,遇到剛從日本回來的同事阿布。看來神清氣爽,有別於上次見到時憔悴的模樣、覺得年輕了四、五歲。

 「阿布,日本好玩嗎?你是不是變瘦了?」
 
 「沒有變瘦呢,今天早上體重機告訴我,反而重了一公斤。這次去日本運氣很好,到日光的時候,還遇到下雪,整個東照宮披上一層白雪,真的很漂亮。」

 「哦!還有看到雪景真是太讚了。出去不過一個禮拜,看你不僅臉都曬黑、精神也都變好了。」噹的一聲,電梯門正好打開,「我先走了,掰。」

 「猴子,我覺得一年還是要放個一兩次假,到不熟悉的地方走走,回來你會發現世界不太一樣。」在我要轉身走進電梯前,阿布說道。


體驗經過反芻才有意義

 我們常認為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之餘,偶而應該離開熟悉的環境出去走走、或是體驗沒有嘗試過的事情,經由短暫的休憩,來補充工作上的能量。但是皮科.艾爾(Pico Iyer)作為一位常年在世界各地遊走的旅行作家,反而推薦朋友考慮在下一次度假時,嘗試無往無來(Going nowhere)、哪裡都不去。

 他提到無往無來就是定靜安坐一段時間、長到能夠內觀自我、重新回味過去的體驗。我們總是羨慕別人有著非凡的經歷與體驗,夢想著中了樂透之後,要來一場世界旅遊。但是他認為意義不在於體驗本身,而是在體驗之後,「每次我去旅行,要等回到家後,靜定坐著,將眼見景象轉化成洞見,經驗才獲得意義,愈來愈深入心底。

 平時每天所看到、聽到、或是感受到的,若是沒有試圖尋找一個視角、瞭解它、並幫它在自己的生命或是思維中找到一個位置,通常它就會隨著時間煙消雲散。

 我們在街上瞥見一個陌生人,交會不過一瞬間。但等我們回到家中,思索、再思索,弄清楚那一瞥的意義,從各個不同角度檢視它,圍繞著它編織未來與幻想,片刻的經驗變成玩味終生,成為我們生命的故事。

如何回應經驗形塑自我

 在心理治療裡面,有一個分支叫做敘事治療(Narrative therapy),又稱作故事治療。這個學派中認為,人和問題是分開的,而問題往往是由社會所建構出來的。諮商者傾聽並引導個案,說出自己過去的生命事件與經驗,讓個案有機會可以解構自己的故事。藉由讓個案重新挑選情節、賦予新的意義,進而重寫生命故事。

 在敘事治療裡,雖然過去並沒有被改變,但是藉由改變生命的脈絡、調整經驗與自己的關係,可以影響我們對現在的理解、以及透過選擇塑造將來的能力。由此可以知道「形塑我們的不是經驗,而是我們回應經驗的方式。

 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,我們雖然沒有能力改變,但是透過靜定、來一場內在的旅遊,選擇對於自身體驗的觀點與看法,參與自己生命故事的寫作。有時候,某些經驗與處境,對自己來說,就像貼近在看博物館巨大的畫作,只看得到畫布上的顏色和筆觸,完全看不出對於我們生命的意義;這時,或許可以試圖在內在與時間上留下一片空間,讓自己可以後退兩步,重新檢視、觀賞整個畫作的全貌,讓我們可以豁然開朗,知道如何去面對這段過去的體驗、以及未來要往哪裡去。

留下空間,讓體驗成為生命的養分

 在這個時代,大家總是在追求效率、希望更快、更多與更好。但在外出旅遊、學習、尋求更多的體驗豐富我們的生命之外,或許也要留下定靜的時間,仔細端詳這些體驗、選擇如何回應這樣的經驗,讓這些學習和體驗成為我們生命的養分。








沒有留言: